《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人:程赟  发布时间:2019-12-17   浏览次数:107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我校范围内发生的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本预案所称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对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甚至破坏的事件或事端。

二、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

1、预防预警信息

校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要经常研究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舆论舆情的分析,并经常向领导小组汇报。密切注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或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化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庆、重大文体活动、重大宗教节日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性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

2、信息报送制度

1)坚决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校领导小组、保卫处,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失当,或者被敌对分子插手、利用而激化矛盾、扩大事端。

2)校党政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和研判发生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后各方面的反应,掌握发展态势,直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市教委、民办党工委、公安、各区相关部门等通报信息,提请协助和支持,同时加强校园网监控,坚决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舆论。

三、应急响应

1、发现事件苗头,应立即向工作小组汇报,工作小组立即到位,并上报领导小组;并及时向各区相关部门、教委、民办党工委及公安部门等汇报;

2、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3、通过辅导员和领队向学员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对聚集学生进行分隔、疏导和疏散。

四、分类处置

1、发生集会、罢餐、罢课、静坐、请愿、封堵道路和拦截车辆等群体性事件

1)学校一旦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校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要立即到位,由在校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负责人统一指挥;

2)信息联络与宣传组要及时了解事件的起因、性质、规模、人员构成等基本情况,并及时上报各区相关部门、教委、公安部门等。宣传部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稳定师生的情绪;

3)治安保卫组要及时组织人员对事件现场进行控制和戒备,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乘机进行煽动、破坏活动;同时,要加强学校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维护校园秩序;

4)教育疏导组要及时了解参加人员的思想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和矛盾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尤其是做好重点对象的思想工作,消减对抗情绪,缓和、化解矛盾;

5)后勤保障组要维护学校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并提供车辆、水电、膳食等条件保障。校医务室组织救护车辆、医务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待命;

6)在处置事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橱窗、黑板报等媒体的控制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校园内的大、小字报,控制舆论阵地;

7)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校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吸取经验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奖罚分明,对处理事件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2、重大暴力性或报复社会的犯罪案件(指杀人、涉枪、绑架、以爆炸物等相要挟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重大恶性案件)

1)保卫处接到报警时,应问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现场人员伤亡及损失情况,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先期处置;

2)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及时到位,并及时上报各区相关部门、教委、民办党工委、公安部门等备案;

3)立即与公安机关联系,在公安机关抵达现场后以其为主,配合处理;

4)组织力量迅速封锁、保护现场,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采取措施救治;

5)立即在校内布控设点进行巡逻盘查,调动技防力量进行监控,注意发现可疑人员。

3、学生自杀、走失事件

1)建立学生自杀、走失事件的预警机制,争取早发现、早报告。

2)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预防自杀、出走事件的发生。

3)一旦发生学生自杀、出走的情况,接报的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救治、查找,同时向工作小组汇报。学生处值班人员、辅导员立即到位。对有自杀倾向或自杀未遂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其实行心理危机干预治疗,校医务室负责救护、联系医院,专人陪护,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善后处理工作。对出走的学生,要请求公安机关协助尽一切可能寻找学生的下落。

4)及时向各区相关部门,教委、民办党工委、公安部门等汇报。

4、游行、示威突发事件

1)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及时掌握校园网信息动态,发现有关号召游行、示威的文章后及时删除,并留存备份。对大量散发此类信息的网友,要查清其真实身份,酌情处理。如网上出现有关号召游行、示威的煽动性信息,需及时上报工作小组办公室。保卫处配合做好上述工作。

3)对出现游行、示威信息时,辅导员及相关责任人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稳定学生的情绪,对学生宣讲政府、学校的有关政策和态度,要求他们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4)工作小组办公室接到可能发生游行、示威的警报,或校内出现游行、示威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工作小组成员立即到位,并向各区相关部门、教委、民办党工委、公安部门等汇报。

5)对于规模游行、示威事件,主要领导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尽快平息事态,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将事态控制在校园围墙以内;如事态无法控制,大批学生欲冲上街头,应立即向上级请示。

6)信息联络与宣传组要及时了解事件的起因、性质、规模、人员构成等基本情况,并及时上报教委、公安部门及相关部门,并统一对外宣传口径。立即通过各种方式(广播、校园网、海报等)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有关态度,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有关内容及违法的严重后果,积极做好正面舆论引导,稳定师生的情绪。

7)治安保卫组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控制和戒备,维护现场秩序;同时,加强对学校各大门的控制,严防校外别有用心人员伺机进入我校煽动、破坏,制造混乱。在未接到上级通知以前,不允许游行学生离开学校。加强重点区域及要害部位的守卫。

8)教育疏导组要及时了解参加人员的思想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和矛盾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尤其是做好重点对象的思想工作,消减对抗情绪,缓和、化解矛盾。

9)后勤保障组要维护学校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并保障对车辆、水电、膳食等条件的需要。校医务室组织救护车辆、医务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待命。

10)民族工作组应立即介入,及时了解情况向指挥部汇报,由指挥部作出进一步处理意见。

11)在处置事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橱窗、黑板报等媒体的控制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校园内的大、小字报,控制舆论阵地。

12)妥善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校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吸取经验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奖罚分明,对处理事件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五、善后与恢复

后期处置工作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1、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政治性群体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师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开展法制教育,保护师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抵制错误思潮,引导师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2、属于校园及周边沿安环境造成意外事故及人员伤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对在事故中伤亡的师生进行必要的人道主义抚恤和救助,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积极配合政府、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治,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等隐患问题,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3、事件结束后,新疆培训办公室要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巩固稳定局面,防止反弹。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起草总结分析报告并报领导小组成员。